治疗尿路感染的食疗偏方
尿路感染患者宜选用黄连、尿路菊花、感染白芍、黄柏、荠菜、丝瓜、马齿苋等能抑制大肠杆菌的药材和食材;宜选用车前子、金钱草、田螺、苦瓜、牛蛙、西瓜、冬瓜、荠菜等消炎利尿的药材和食材;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保证每天饮水量为1.5-2升。
接下来,菜瓢谷为尿路感染患者分享以下几款食疗偏方,供参考食用。
一、苦瓜牛蛙汤
原料:牛蛙250克,苦瓜200克,冬瓜100克,清汤适量,盐6克,姜片3克。
做法:①将苦瓜去籽,洗净,切厚盅水稍泡;冬瓜洗净,切片备用。②牛蛙处理干净,斩块,汆水备用。③净锅上火倒入清汤,调入盐、姜片烧开,下入牛蛙、苦瓜煲至成熟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清热利尿、祛湿消肿等功效,适合湿热型慢性尿道炎患者食用。
二、青螺煲鸭肉
原料:鸭半只,鲜青螺肉200克,熟火腿25克,水发香菇150克,白扁豆30克,盐、冰糖各适量,姜片10克。
做法:①将鸭肉洗净,煮熟捞出;青螺肉洗净备用。②转放砂锅中,加水旺火烧开,转小火煲至六成熟时,加盐、冰糖。③将火腿、香菇洗净,切丁,与净青白扁豆、姜片一同入锅煲至熟烂。
功效:本品可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气补虚,适合尿路感染的患者食用。
三、通草车前子茶
原料:通草、车前子、玉米须各5克,砂糖15克。
做法:①将通草、车前子、玉米须洗净,盛入锅中,加350毫升水煮茶。②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续煮15分钟。③最后加入砂糖即成。
功效:本品清泄湿热、通利小便,可治尿道炎小便涩痛、短赤等症。
四、石韦蒸鸭
原料:石韦10克,鸭肉300克,盐、清汤适量。
做法:①石韦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布袋包好。②混入杀好去骨洗净的鸭肉中,加清汤,上笼蒸至鸭肉熟烂。③捞起布袋丢弃,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清热生津、利水通淋的功效,适合尿路感染、急性肾炎、肾结石等患者食用。
五、车前子田螺汤
原料:田螺(连壳)1000克,车前子50克,红枣10颗,盐适量。
做法:①先用清水浸养田螺1-2天,经常换水以漂去污泥,洗净,钳去尾部。②车前子、红枣均洗净。③把田螺、车前子、红枣放入开水锅内,大火煮沸,改小火煲2小时,调盐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利水通淋、清热祛湿的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结型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属于膀胱湿热症者。
(责任编辑:综合)
-
日期:2018/1/4 16:25:00作者:网友整理人气:0我来评论导读:兄弟是一辈子的,就算是曾经有过争吵的打架,那也都过去了,以后依然是相互扛事的兄弟。 年轻不闯,到老谁养,从此不为江 ...[详细]
-
近日有网友无意间发现杯中吸管里有黑色不明物质打开竟发现里面附着一层类似“黑芝麻糊”的污垢该吸管杯品牌官方账号在评论区回复称,其折角硅胶头采用食品级液态硅胶,吸管部分是可拆卸结构硅胶头+不锈钢管),初衷 ...[详细]
-
Jim Acosta says 'half the country' interested in hearing the truth about Trump
FacebookTwitterFlipboardCommentsPrintEmailCNN's Jim Acosta announces he's leaving the networkCNN anc ...[详细]
-
讯记者 姜燕)2月6日,汇集全国18家文博单位国宝精品“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展品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是广东省博近年来引进的文物级别和数量最高的展览之一。图源 ...[详细]
-
山西日报客户端综合报道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和省邮政管理局联合印发了《2024年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2022年、2023年 ...[详细]
-
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今年以来,天长市继续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民生工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提升,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家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详细]
-
日期:2024/5/27 7:15:00作者:网友整理人气:0我来评论导读:很大尺度的情话分享给你们啦,收藏转发给你的对象,让你的对象看了很有感觉,对你欲罢不能呀。 1.每到白天不想你,每到 ...[详细]
-
来莘庄灯会,这里有“龙鱼赐福”,还能欣赏激光喷泉水幕秀;来闵行博物馆感受海昏侯刘贺泼天的富贵;到闵行图书馆听听巴金的家庭账单……这个春节长假,闵行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7日将节日期间的 ...[详细]
-
巴萨主力前锋奥尔默伤缺伤停点评:胜负彩第25055期由欧冠、欧罗巴、欧协联、英冠和挪超赛事组成。欧冠赛场,巴萨主力前锋奥尔默在内的4人伤缺;欧罗巴方面,法兰克福4大主力因伤缺阵;欧协联方面,切尔西失6 ...[详细]
-
来源:微信公众号近日,备受关注的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公开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引发广泛讨论,围绕该案,本报连发三篇评论文章,强调此判决是对错误观念的法治纠偏,呼吁保护受害人不受二次伤害, ...[详细]